殡葬文化知识: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?
发布时间:2021-02-18 18:05:33 浏览次数:次
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,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去进行祭祖扫墓等活动。那么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呢?下面就跟着汉口殡仪馆一起去了解一下吧!
一般来说,大家都认为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是承袭自寒食的习俗,大概从唐朝开始,清明节和寒食渐渐相融,清明扫墓形成了传统。
在我国古代,清明节早前与墓祭无关,墓祭是贵族活动,百姓不举行墓祭,只举行家祭。
在我国古代,只有贵族有墓,老百姓并没有墓。秦汉时期,老百姓葬后开始有墓地,那时贵族的墓地称“墓”,有碑。平民的墓地叫“坟”,只是一个土包。
民俗学家认为“寒食墓祭”大约在南北朝时形成习俗。
据《旧唐书•玄宗纪》记载:“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,但近代相沿,积久成俗,士庶之家,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。”
鉴于此俗已久,唐玄宗就于开元二十年下诏:“士庶之家,宜许上墓,编入五礼,永为常式。”
寒食墓祭于是作为国家礼俗确定下来。后来寒食与清明混为一体,清明节祭祀遂成习俗。
清明节祭扫先人墓地,历来为百姓十分看重。如果不祭扫,就会被认为是“断后”。
因此无论多穷困,这天都要到祖坟上去压一张黄表纸,以尽缅怀思念之意。
在墓前祭祖扫墓,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。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。
东周战国时代《孟子•齐人》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,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,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。
汉代魏时上坟之礼已经得到重视,但当时尚未成为正式礼仪。
唐明皇在开元二十年下令:寒食上坟,礼经无文,近世相传,已成习俗,应该允许,使之永为常式。
寒食扫墓由此成为当时“五礼”之一,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,“田野道路,士女遍满,皂隶佣丐,皆得父母丘墓。”(柳宗元《与许京兆书》)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。
吴自牧的《梦粱录》记载:在古代,清明节这一天,“官员士庶,俱出郊省坟,以尽思时之敬。”
可见,清明出郊上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“尽思时之敬”。到了宋代,大家都在清明日扫墓,京都人倾城出郊,四野如市。
清明节是人们祭奠祖先、缅怀先烈的民族传统节日。古时,大家在清明节仍采用烧纸钱、燃香烛、放鞭炮等方式进行祭扫活动。
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,这种祭奠方式,既严重污染环境,又可能引发森林火灾。
这时,文明祭祖显得尤为重要,摒弃封建迷信的祭扫方式,倡导文明祭扫新风。反对在墓地、街道、社区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、燃放鞭炮。
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切实提高环保意识,约束自身行为,不摘毁花木,不践踏草坪,不乱扔垃圾,共同维护美好生态,呵护我们的绿色家园。
合理安排祭扫时间,尽量避免在高峰时段集中祭扫,避免造成人流、车流的拥堵,发生安全事故。
为人子女平时要多尽孝,常回家看看,让老人安度晚年,乐享天伦。倡导丧事从俭,反对铺张浪费。